原始點的價值:讓身體變溫暖,病痛就會慢慢消失

編者按:身體隨時都在運作變化,而任何動作變化都會消耗熱能,生病時消耗更多,體質會趨向更寒,故體內的熱能只會不足,不會過多,根本不存在熱性體質。

既然無熱性體質,那麼據以判定熱性體質的一切熱象,如怕熱、口破、喜冷飲等,或寒熱交雜體質的一切表象,如虛(寒)火、上熱下寒、表熱裡寒等,只要手法及內外熱源到位,體傷改善,即可化解。

體溫代表人身體內陽氣的充盈程度和功能狀態,人體腋下正常體溫是36.8℃左右。體溫低代表機體寒冷,體內陽氣不足或者陽氣的功能狀態不活躍,正如中醫認為「氣血遇熱則行,遇寒則凝」。

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,體溫低則血液循環就慢,而血液是給我們人體帶來營養,帶走「垃圾」的唯一載體。血液循環慢了,帶來營養速度變慢,就會加速機體組織的衰老。帶走垃圾的速度慢了,體內毒素代謝不掉沉積以後引起自身中毒。

當我們保持身體暖和,所有的痛苦將逐漸消失:

您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:覺得身體熱熱的,量了體溫後發現根本不到37度?身體發熱的程度還不到微熱,不過,這樣的熱度已足以提升代謝,補充能量,這就是身體感覺發熱的原因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人很難發現自己的身體虛寒。即使正常體溫已降到36°度以下,屬於低體溫狀態,當時者卻一點感覺也沒有,這是十分常見的情形。

隨著空調普及,人類已經失去四季變換應有的感覺,對於環境變化不再敏感,就連自身的感覺也變遲鈍了。生活中還有數不清的危險因子,壓力、夜生活、飲食環境、交通發達引起的運動不足等,這些都會讓人長期處於身心緊張的狀態。很多人被這樣的生活拖累,身心極度疲憊當交感神經持續活躍,讓身心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就會變得衰弱。無法順利運作。

趕走虛寒體質的四大關鍵,「衣」「食」「行」「外熱」不可或缺:

身體虛寒讓自律神經失調,引起手腳冰冷,「溫敷」是脫離這個惡性環境最有效的方法,每天勤於加溫保暖,在日常生活中維持健康:感覺冷時就要穿外套、儘量不吃冰冷食物、時常活動身體等,只要用心,就能避免虛寒體質。

「衣」「食」「行」「外熱」四方面讓身體變溫暖的秘訣:

「衣」就是從體外溫暖身體。

「食」是透過飲食(最好是薑湯)預防虛寒並強化生熱力。

「行」就是以從事運動為主,強化肌力,幫助提高體溫。

「外熱」是通過外部溫敷,使勢力滲透。

當實際感受到疼痛消失、活力恢復後,即使需要花費時間心力,我們也要動力持之以恆。只要逐一養成習慣,你的生活就會一天比一天更溫暖。

抵禦陰虛內熱狀態的四個關鍵因素是服裝,飲食和鍛鍊,及溫敷:

身體的熱量不足會導致不平衡的自主神經系統,引起手腳冰涼。溫敷是克服這個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。保持身體暖和所有的時間和每天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:感覺冷的時候穿外套,儘量避免「冷」的食物,經常鍛鍊身體。勤勉,可以防止熱量不足的狀態。

「衣,食、運動和溫敷」是四個溫暖身體的秘密:

「服裝」是從外部溫暖身體。

「飲食」是為了防止熱不足,通過我們的飲食和增加熱量的產生。

「運動」主要是指運動,強化肌力,增加體溫。

「溫敷」就用紅豆袋,簡單易操作,效果突出。

為了感覺到疼痛消失,我們的身體恢復活力,它需要時間,精力和毅力。只要我們使它成為一個習慣,我們的生活將增長暖和。

原始點就是給我們的身體「加溫」最好的辦法:

原始點有三寶,「推按」把身體開關揉開後,外熱源「溫敷袋」從外為身體加熱能,內熱源「薑湯」從內為身體加熱,保持身體高熱能,驅除一切病禍。

同時,原始點提倡運動及觀念改變。

體內熱能是維持生命的主要因素。試看人之將死,皆因熱能耗盡,體力不支,器官衰竭所致。但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,也是必經過程,在這個老化敗壞的過程中,體內熱能會隨著年長體衰而越來越弱,故醫療與保健,做得再好,都不能違反這樣的自然法則,使人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頂多就是解除症狀,延長壽命罷了。

因此要健康長壽,縱使無法改變熱能趨弱的事實,起碼也要延緩其衰減的速度。故日常起居及藥食一定要避免寒涼的侵害,同時要重視熱能的補充,加強運動,適當休息,並隨時放鬆身心才行。

 

來源:mp.weixin.qq.com

延伸閱讀:

喜歡請按讚,或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