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暑過後,進入秋天的養生飲食怎麼吃?

秋天在我國是指從立秋開始,到立冬結束的這段時間,包括了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這六個節氣,秋天的氣候特點是由熱轉寒、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,是「陽消陰長」的過渡階段。因此,保養體內的陰氣成為首要任務,而陰養的關鍵在於「防燥」。

今天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「處暑」,即出暑,是炎熱即要離開的意思,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,處暑後各地區氣溫逐漸下降,我們要隨節氣變化逐漸轉變飲食方式,調整休息時間。

對秋季來說,飲食應以防燥護陰、滋陰、潤肺為原則,而不能盲目再「降火」傷津。

秋天的飲食可遵循以下四大原則:

一、滋陰潤燥

秋季氣候乾燥,常常會出現鼻咽乾燥不適。

選擇胡桃、芝麻、紅棗、百合、蜂蜜、番茄、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陰、潤肺、養血的作用;選擇百合、銀耳、藕、梨、花生等食物可以益胃生津。

二、適量增加飲水

適當的增加飲水量,維持機體水的代謝平衡,能防止皮膚乾裂、虛火入侵。

三、飲食有節

飲食有節制益人,無節制則傷人。秋季飲食應注意定時定量。

定時是為了讓胃腸道維持正常的活動,使其進行有序消化,不至於紊亂或過勞。定量是為了避免胃腸道超負荷活動,而致胃功能受損,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。

四、少辛增酸

肺氣太盛傷肝,因此秋季適當增酸以助肝氣(肝主酸),以防肺氣過勝,使肝氣鬱結。

飲食上注意少吃蔥、姜、蒜、辣椒、韭菜等辛味食物,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,如檸檬、山楂、葡萄、芒果、柚子、蘋果、番茄等。

 

來源:toutiao.com

延伸閱讀:

喜歡請按讚,或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