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飯後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」飯後散步,要怎麼走才健康呢?

飯後散步,要怎麼走才健康呢?

隨著生活節奏愈加快速,很多人忙於工作,沒有時間鍛鍊身體,於是越來越多人選擇飯後散步。然而,飯後散步要講究什麼科學方法呢?

「飯後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」,這句俗語讓不少人相信飯後散步對身體有益,那麼,飯後散步到底好不好?怎麼散步才健康?

飯後直接散步好嗎?

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,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,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,以進行初步消化。飯後適當休息一下,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。

根據最近腦生理專家研究表明:有些人的「吃飽」,不過是胃感覺到了漲滿,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,身體仍然處於「飢餓」狀態。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,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,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,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,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
因此,「飯後百步走」並不適合所有的人,它只適合於平時活動較少,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,也適合於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。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,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、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,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。但至少應在飯後20分鐘後再開始百步走。

飯後匆忙走動所消耗的能量,實際上是透支了進餐前的體能,人體內的血液就會更多地分佈於軀幹、四肢等活動部位,使胃腸道血液供應量相應減少,消化酶的分泌也隨之減少。此時要是緊跟著再做一些對靈敏性和準確度要求較高的活動,比如駕駛,很容易導致不良後果。

根據美國保健學會專家的調查發現,許多車禍的發生與肇事者飯後立即駕駛有關——正餐過後,坐進駕駛倉,血液都集中於胃部,大腦缺氧現象嚴重,注意力難以集中,反應速度減慢,靈活性下降。

有些人是適合飯後「不能走」的,這是指體質較差,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。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,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,可以選擇在飯後平臥10分鐘。

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,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,就會增加胃的振動,加重胃的負擔,引起或加重胃下垂。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後運動。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,胃腸部的血流增加,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。

怎麼散步才健康?

首先要把握散步的運動量

散步可快可慢,可遠可近,通過步速、距離都可以進行調節。最快的是疾步快走,和小跑差不多,步速可在5公里/小時左右,這種步速僅適合年輕人。老年人一般步幅在50~60釐米,步速在1.5~1.8公里/小時比較合適,即每分鐘走25~30米。

散步時應量力而行,循序漸進。在狀態好的情況下,原先每天走5圈,今天可以多走兩圈,原先用15分鐘走完全程,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,用12分鐘走完。反之亦然。標準運動量是微微出汗正好,如果大汗淋漓、上氣不接下氣則是運動過量了,必須調整。

其次注意散步姿勢

要抬頭挺胸,微微收腹收臀,兩肩放鬆,手臂自然下垂,前後擺動。走路時足跟先著地,再過渡到前腳掌。步幅因人而異,個子高、年輕、身體素質好的,可以大步走,反之則步幅減小。如果步速較快,可以加上屈肘擺臂的動作。

再次是配合體操等項目,讓全身都得到鍛鍊

散步主要鍛鍊的是下肢。走了一半距離,肌肉、韌帶都熱了,這時候找個空地做做操、壓壓腿,或是利用路邊的健身器材活動一下,既能調節心率、運動強度,還能兼顧上肢及全身多個關節的運動。

散步間歇時做一套傳統的廣播體操,包括擴胸運動、腹背運動、體轉、體側、跳躍等,然後再接著走路,身體得到的鍛鍊更全面。

散步也要注意安全

散步要遠離空氣污染重的地區和時間段,清晨污染重,應在太陽出來以後再走,最好選操場、樹林、小區、河邊等人少安靜、空氣清新的地方,霧霾天就不要出門散步了。

 

來源:toutiao.com

延伸閱讀:

喜歡請按讚,或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