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有這些症狀時,可能肚子裡感染了寄生蟲,家長要多加注意!

由於衛生條件或者生活習慣的問題,孩子肚子中可能會感染寄生蟲病,一旦出現孩子發生寄生蟲病,對身體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,那麼作為家長,怎麼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感染了寄生蟲呢?若有以下的症狀,家長可要多加注意囉!

寄生蟲病可能出現的症狀

1)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瀉、便秘或腹痛(多為肚臍周圍痛)。

2)胃口不好,不想吃飯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,或胃口很好卻身體日漸消瘦。

3)有時頭痛、興奮和精神不佳,注意力不集中,反應遲鈍。

4)晚上睡覺,經常流口水或磨牙齒。

5)脾氣急燥。

6)在小兒身上會出現「蟲斑」。

(1)舌面出現紅斑,其特徵是邊緣整齊,圓形,常突出舌面,紅斑位置不定,數量不一。

(2)下唇粘膜出現顆粒,多為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小丘疹,數量不等。

(3)鞏膜出現藍斑,呈三角形、圓形或半月形。

(4)面部出現白斑,多為圓形,邊緣整齊,中間淡白。

(5)指甲上出現「絮狀白雲」。 這些蟲斑可單獨出現,也可幾種相兼出現。

7)喜歡挖鼻孔。

小兒寄生蟲病的類型

1、蛔蟲病

(1)幼蟲移行引起的症狀:蛔蟲卵移行至肺,使細支氣管上皮細胞脫落、肺部出血而造成肺蛔蟲病,表現為咳嗽、胸悶、血絲痰、血嗜酸性細胞增多,肺部體徵不明顯,X線胸片可見肺部點狀、片狀或絮狀陰影,病灶易變或很快消失,稱為蛔幼性肺炎或蛔蟲性嗜酸性細胞性肺炎,即LOEFFLER綜合症。症狀1~2周消失。嚴重感染時,幼蟲可侵入腦、肝、脾、腎、甲狀腺和眼,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,如癲癇、肝大、腹痛等。

(2)成蟲引起的症狀:成蟲寄生於空腸,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為食。臨床表現為食慾不振或多食易飢,異食癖,常腹痛,位於臍周,喜按揉,不劇烈。部分病人煩躁易驚或萎靡、磨牙,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蕁痲疹等過敏症狀。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,影響生長發育。

併發症:蛔蟲有鑽孔的習性,在人體不適(發熱、胃腸病變等)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驅蟲藥物劑量不當等因素刺激下,蛔蟲鑽入開口於腸壁的各種管道,不僅可引起膽道蛔蟲症、蛔蟲性腸梗阻,而且上竄阻塞氣管、支氣管造成窒息死亡,亦可能鑽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症。

2、蟯蟲病

蟯蟲感染哥引起局部和全身症狀,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搔癢和眨眼不安,因為雌蟲的產卵活動引起肛周和會陰皮膚強烈瘙癢,影響睡眠。局部皮膚可因瘙損而發生皮炎和繼發感染。全身症狀有胃腸激惹現象,如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食慾不振,還可見不安、夜驚、易激動及其他精神症狀。末梢血見嗜酸性細胞的增多。

3、鉤蟲病

(1)鉤蚴皮炎:鉤蚴入侵的皮膚處多見於足趾或手指間;皮膚較薄處及其他部位暴露的皮膚,可再現紅鈀點狀丘疹或小水泡,燒灼、針刺感,奇癢,數日內消失。搔抓破後常繼發感染,形成膿皰,並可引起發熱和淋巴結炎。

(2)呼吸道症狀:急性鉤蚴感染,幼蟲移行至肺,穿破微血管,引起炎症細胞浸潤及出血,臨床哥見咳嗽、血痰、發熱、氣急和哮喘,痰中帶血絲,甚至大咯血。胸部X線檢查見肺有短暫的浸潤性病變,血嗜性粒細胞增高。病程數日或數週。

(3)貧血:失血性貧下中農血是主要症狀。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貧血、皮膚粘膜蒼白、乏力、眩暈,影響小兒體格和智力發育。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。

(4)消化道症狀:初期表現為貪食、多食易飢,但體重下降。後期食慾下降,胃腸功能紊亂,腹脹不適,異食癖,營養不良等,嚴重者可出現便血。

小兒寄生蟲病的預防與治療

1、預防

(1)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,飯前便後要洗手,糾正吮手指習慣,勤剪指甲。

(2)嬰幼兒儘早穿滿襠褲,玩具、用具、被縟要常清洗和消毒。

(3)對兩歲以下的幼兒要預防不要撿髒東西入口。然後就是三歲以上幼兒最好每年做一次寄生蟲檢查,以更好的預防治療。

2、驅蟲治療

常用的驅蟲藥有甲苯咪唑(安樂士)、阿苯達唑(腸蟲清)、左旋咪唑(驅鉤蛔)、枸櫞酸呱嗪(驅蛔靈、六一寶塔糖),詳見常用驅腸蟲藥。由於蛔蟲在人體內寄生存活時間一般為一年左右,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,大約一年蛔蟲病可「自癒」。

平時的生活中,各位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一旦發現孩子肚中有蟲,各位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專門的門診去找醫生檢查和治療。打寄生蟲藥的副作用很小,一般每半年到醫院找醫生開一次,就能幫助寶寶有效的避免小兒寄生蟲病了。

 

來源:toutiao.com

延伸閱讀:

喜歡請按讚,或分享文章